现实中,社区卫生服务就像一只筐,各项工作都往里装,除了看病开药,建档随访、慢病管理、疾病筛查、传染病报告、社区诊断,一个都逃不掉。社区医生的工作到底有多难?听听我的故事就知道了。
辖区里的果果得了手足口病,由于该病的传染期是两周,所以学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建议他停课两周,在家观察。可是到了第七天,果果的症状已基本消失,家长担心影响学习,于是找到我们想让果果提前复课。
“果果暂时还不能回学校上课,因为他现在还在传染期,有可能传染给其他同学。”我向家长解释道。
“三甲医院都已经诊断果果没事了,为什么不让他上课,难道社区比三甲医院还厉害?”家长丝毫不理会我的解释。
“您先别急,三甲医院负责诊断,我们要负责整个社区的传染病控制。您换位思考,如果其他孩子把疾病传染给果果,您也不愿意啊,还得请您理解配合。”
家长本来还想坚持,可果果小声地说了句:“算了,还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吧。”家长这才作罢。虽然孩子的话带些自我调侃的味道,但确实特别感激他能配合我们的工作。
不光是手足口病,其他传染病管理也同样困难。比如结核病,我们每天要频繁浏览大疫情网、医生工作站,生怕漏报、迟报、漏访、迟访。如果发现新患者,就要催促他取药、复查,提醒家属等密切接触者及时检查,上报信息。可如此辛苦的付出,却只有少数患者能发自内心地对我们说声“谢谢”,大多数患者都是回答“行了,好了,知道了”,能听得出是敷衍,仍然不按时服药、不定期复查。有时我在想,如果我是患者,能有医生这样关心我、管理我的疾病,我肯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现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强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可诸如健康教育这类的工作,不是社区一厢情愿就能做好的。我们做海报、贴通知、请专家,发出上千条短信,打出上百个电话,来听健康讲座的居民仍是寥寥无几。我们在社区招募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志愿者,没有几个人愿意把招募事项听完,更别提参与了。
最后说说社区诊断。社区诊断是对社区存在或潜在的社会卫生问题、人群健康水平及个体健康状况所作出的诊断,必须掌握大量的社区资料,包括生命统计、家庭结构、人口结构、社区居民的保健意识、卫生资源、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等。为了做好社区诊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员出动,填问卷、体检、统计数据,可居民对此心存疑惑: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参与这项工作,问这么多细致的问题有什么用,为什么要选周末时间……这让本就忙得不可开交的我们更感心力交瘁。
虽然有牢骚,有不满,可我们确实真心想把社区卫生工作干好。希望我们的辛苦能换来居民的认同,能支持我们的工作。(作者单位:北京市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